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壓角章亦稱畫角章??筛鶕?jù)畫面需要,用在畫的左下或右下角。壓角章比名號章大,多為方形或長方形,朱白文不論。內(nèi)容可以是格言、警句,其中布局章,包括引首章、攔邊章、壓角章和腰章統(tǒng)稱閑章,如“師造化”、“得山水趣”、“江山如此多嬌”等。也可以用齋館名,稱為齋館章,如文征明的“真賞齋”、石濤的“大滌草堂”等。
通常蓋在書法作品的邊角的章稱壓角章。取右上角的稱“迎首”,取兩下角的稱“押角”。攔邊章只管一邊;壓角章則可管兩邊,緊貼邊角起“攔邊封角”、“補充空虛”和調(diào)整穩(wěn)定畫面的作用?,F(xiàn)代書畫家潘天壽所說:“起首章、壓角章也與名號章一樣,可以起到使畫面上色彩變化呼應、破除平板,以及穩(wěn)正平衡等效用。 對于一幅作品,總有虛實、疏密之處。若密處不夠緊湊,可用印章補之;疏處如覺空蕩,亦可借印章充實,宛如挪動小小的“秤砣”,使畫面均衡熨貼??钗裁隆⒆痔栒碌奈恢萌缫才啪?,若題款下留有空白,則鈐在署款之下;若無空白,宜左不宜右。款尾印章要保持適當間隔,既忌擁擠,亦防松散。
壓角章蓋在書法作品的邊角,取右上的稱引首章,取兩下角的稱押角章。壓角章可管兩邊,緊貼邊角,起到“攔邊封角”、“補充空虛”和調(diào)整穩(wěn)定畫面的作用。一幅作品同時鈐用引首章和壓角章,忌排放在一邊。壓角章宜放在左下角,與引首章成對角之勢。
引首章,多為長方形,也有作橢圓形或不規(guī)則形的。根據(jù)畫面的需要,用于題款開頭二三字的右側(cè),故稱引首。內(nèi)容與壓角章相似。引首章是鈐蓋在書法作品右上的章,又稱“隨形章”,是隨石料的造型順勢刻成的的章,一般不宜為方形,而以半通、長方、圓形、半圓形、隨圓葫蘆形、自然形、肖形等為好。書法作品上是否蓋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,如款首過于整齊,需“破形”;款尾印章分量太重,需“提升”;作品上印章分布單調(diào),需“調(diào)整”,這時應考慮蓋引首章.
引首章按內(nèi)容可分為如下幾種: (1) 齋號章 世傳齋號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。宋、元以后,此風漸盛,書家?guī)缀跞巳擞旋S號章。明書法家文征明云:“我之書屋多起造于印上?!饼S號通常稱齋、堂、室、樓、閣、館、軒、庵等,如惟清齋、雪溪堂、磨劍室、笑隱樓、松風閣、來禽館、賞雨軒、樂天庵等。 (2) 雅趣章 即古之吉語章、詞句章,多有寓意,富有雅趣,或輯錄具有哲理、發(fā)人深思的成語警句,或記錄自己的情趣和心聲。雅趣章內(nèi)容廣,有勉人學習的,如“琢”、“師法”、“書癡”、“精于勤”、“藝無涯”、“師古不泥”、“廣采博取”、“觀書為樂”、“人好學則明”、“長期積累偶然得之”等;有表露情懷的,如“恃德”、“明志”、“清趣”、“樂而康”、“苦中樂”、“惜分陰”、“孺子?!?、“玉潔冰清”、“淡然天趣”、“老驥伏櫪”等;有表達筆墨情趣的,如“潑墨”、“筆耕”、“香田”、“神趣”、“藏拙”、“癖于斯”、“心慕手追”、“業(yè)在硯田”等;有祝愿吉祥的,如“如愿”、“長樂”、“美不老”、“吉日良辰”、“人壽年豐”、“書翰長壽”、“天長地久”等。 (3) 年號章 用于記載書法作品的年代,如甲子、乙丑、丙寅或一九八九年、一九九0年、八十年代、九十年代等。 (4) 月號章 用于記載書法作品的月令,如上春、如月、蠶月等。
圖文來源于網(wǎng)絡
復制成功
×